作者:互联网 时间: 2025-08-05 22:54:28
当所有人都盯着迷因币和ETF审批时,真正的加密变革正在传统金融的金库深处悄然发生。由Ripple、CB Insights和英国区块链技术中心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抛出了业内人士心知肚明的重磅数据:
自2020年以来,银行已向区块链基础设施投入超1000亿美元。
完整报告点此查阅
这份名为《银行数字资产战略》的报告调研了1800多位金融领袖,分析了过去四年超1万笔区块链相关交易。它印证了金融精英们早已了然于胸的事实:区块链已不再是沙盒实验,正在成为未来金融的核心基础设施层。
2020至2024年间,传统金融机构参与了345笔区块链交易——不是风险投资客,也不是加密原生巨鲸,而是家喻户晓的银行巨头们,将资本注入以下看似枯燥却至关重要的领域:
用华尔街的话说,就是"绕过五个中间商快速转移资金"。
近25%的投资聚焦于基础设施提供商——那些构建结算层、资产发行和区块链合规工具的后端建设者。这不是在炒作JPEG图片,而是在重构全球金融体系的脊梁。
报告还披露了多家机构的重量级布局:
超65%的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资产托管,稳定币和现实资产代币化成为焦点。但别期待短期内能在本地分行看到Coinbase翻版——仅不到20%的银行考虑零售加密交易。眼下,他们的重心是基建而非散户。
Ripple的立场很明确:区块链正进入基础设施阶段。少问"何时买兰博基尼",多问"何时实现T+0最终结算"。
叙事正从代币投机转向现实资产代币化(RWAs),银行为货币、证券和合约都将原生互联网化的未来铺设道路。这不是要颠覆华尔街,而是要升级华尔街。
即使在监管迷雾中,势头依然强劲:三分之二的受访机构预计未来三年启动数字资产计划。我们谈论的是代币化债券、互操作CBDC平台、可编程稳定币——完整的技术栈。
当美国犹豫不决时,阿联酋、印度和新加坡在落地应用上已超越西方。东方不仅在加速采用——更在引领潮流。
这不是换汤不换药的加密炒作周期。千亿美元投资并非追逐下一个狗狗币,而是重构资金流动方式、资产发行模式和金融机构的实时交互机制。
换言之:银行正在上链。不为名声,不为投机——只因不上链就会被时代抛弃。
而Ripple自然将自己定位为这场变革的首选企业区块链。这个叙事能否持久尚待观察,但无可争议的是:区块链正悄然成为金融界的TCP/IP协议。
所以当下次有人说"加密已死",请他们查查汇丰和高盛的资产负债表。或者更妙——问问他们2028年的国际电汇靠什么驱动。现在或许是布局加密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