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互联网 时间: 2025-08-07 17:24:02
中国国家安全部(MSS)近日对某境外公司(疑似Worldcoin)以加密货币奖励换取用户生物识别数据的行为发出警告,称此举可能对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构成双重威胁。
该机构周三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警示指出,已发现多起与加密货币分发相关的大规模虹膜数据采集案例。虽然未直接点名,但描述细节与Tools for Humanity开发的Worldcoin项目高度吻合——该项目通过球形设备"Orb"扫描用户虹膜以创建数字身份并分发WLD代币而闻名。
国安部强调,此类敏感数据若流向境外机构,"不仅侵犯个人隐私,更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因生物特征信息存在被超范围利用的风险。
中国的警示令数字资产行业的生物数据采集面临更严峻的全球监管环境。2023年推出的Worldcoin已在多个司法管辖区因数据保护和用户同意问题受到调查,5月印度尼西亚当局就以身份验证服务违规为由暂停其运营许可,项目方随后声明自愿暂停当地"人格证明"服务以待许可明确。
这并非中国首次对加密相关风险发声。该国长期对数字资产交易和ICO实施严格管控,上月深圳金融监管部门还曾预警以稳定币投资为幌子的诈骗活动。国安部此次将生物识别数据与加密货币激励结合的商业模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特别警示了境外机构管理敏感信息的潜在风险。
事态发展折射出关于隐私、身份验证与DeFi的深层争议。Worldcoin等项目主张虹膜扫描能提供可扩展的线上身份验证方案,有助于在Web3应用中区分真实用户与机器人。但批评者指出,生物数据一旦采集,即便加密或匿名化仍存在滥用风险。
中国此次公开表态预示可能加强对境内运营或收集公民数据的境外加密项目的监管,这与全球寻求技术创新与敏感信息保护平衡的趋势一致。欧洲数据监管机构已根据《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Worldcoin展开调查,肯尼亚也曾于2023年因隐私担忧暂停其注册服务。
国安部最后呼吁公众警惕以加密货币奖励换取个人数据的邀约。
题图由DALL-E生成,图表来自Trading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