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互联网 时间: 2025-09-22 13:24:01
Solana联合创始人雅科文科警告比特币或于2030年前面临量子威胁;专家就紧迫性、硬分叉挑战及时间表展开激辩。
随着量子计算逐步迈向实际应用,人们对比特币安全性所受影响的担忧日益加剧。在2025年All-In峰会上,Solana联合创始人阿纳托利·雅科文科敲响重大警钟。他断言比特币现有加密体系可能在本年代末失效。雅科文科指出,比特币网络必须转向抗量子密码学,否则或将面临安全体系崩塌。此番言论在加密社区引发新一轮论战,尤其考虑到该网络对结构性变革的固有抗拒。
雅科文科阐释道,比特币采用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存在固有缺陷。若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运行肖尔算法,即可破解ECDSA。这将使攻击者能伪造签名并无需私钥即可侵入钱包。雅科文科预估五年内发生此情况的概率高达50%。
他建议迁移至抗量子签名方案以防范此类漏洞。但该过程绝非易事,需通过硬分叉实现,这将引发兼容性问题并要求全网达成共识。
采用抗量子密码体系将迫使比特币网络进行硬分叉。这意味着重写部分底层代码并更新所有节点。由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此类变更必须获得多数社区成员同意方能实施。
雅科文科特别强调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加剧了事态紧迫性。他指出,一旦谷歌或苹果等科技巨头推出抗量子密码堆栈,比特币必须做好同步升级准备。
并非所有人都认同雅科文科的紧迫论调。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亚当·贝克淡化短期威胁,称量子计算尚不足以破解比特币加密体系,且未来升级可轻松实现。比特币核心贡献者彼得·托德亦持怀疑态度,指出现有量子演示仅能解决理论问题,当前设备尚不构成实质威胁。
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卢克·达什杰尔则认为其他威胁更为迫切,指出目前网络应优先应对垃圾交易攻击与开发者不当行为。加密世界持续密切关注量子计算进展之际,这场论辩仍在持续。尽管雅科文科警告行动窗口正在收窄,但其他人认为近期变革并非必要。目前比特币生态显然尚未形成统一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