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互联网 时间: 2025-09-24 19:04:01
Vitalik Buterin 在最新部落格提出「全栈开放+可验证性」为数码化浪潮解方,涵盖健康、金融与公共治理三大面向
(前情提要:V神回应以太坊质押提款大塞车:延迟是保卫区块链安全、用户体验有改进空间 )
(背景补充:V神透露「对AI Agent」发展很失望 :应重视去中心化开源与用户反馈)
本文目录
以太坊共同创办人 Vitalik Buterin 在 9 月 24 日最新部落格提醒大众,网际网路已深入现实每个角落,决策时刻正逼近:人类要走向由垄断与后门铺设的数为监狱,还是选择以开放与可验证为根基的自由社会?他指出,川普政府上任、地缘政治升温,更凸显数码主权的重要,开放方案将是保障个人与国家自主的核心战略。
Buterin 认为,握有技术生产能力的国家在竞争中占尽先机,而封闭平台虽替开发者带来便利,却埋下信任崩解的引信。当后门与单点故障无法被外界验证,权力集中就会放大风险。他引述政治哲学提醒:
「主权者是他决定例外的状态。」
换言之,若底层规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就能任意定义例外,公众将失去谈判空间。因此,软体、硬体乃至生物科技必须同时「真正开放」并可由最终使用者验证,才有机会避免权力失衡。
医疗领域的差距在疫情期间表露无遗,《Covid 疫苗覆盖率地图》显示,高收入国家率先取得疫苗,贫穷国家被迫等待。Buterin 提到,由 Balvi 支持的 PopVax 採行开放设计,可降低成本并提高透明度。未来智慧手錶等装置蒐集的生理数据,比 Worldcoin 规模大上百倍。若系统封闭,资料集中将让个人隐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区块链世界早已体会「非你的私钥,非你的资产」。多重签名与硬体钱包正是用开放与可验证分散风险的範例。Buterin 也警告,微架构漏洞或 AI 后门都可能在闭源环境潜伏多年,唯有全面开放才能让研究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对硬体验证的探索,如非破坏性晶片检测,正是朝向这个目标的实践。
电子投票被称为高风险场景。爱沙尼亚案例受到质疑,原因正是黑盒软体无法让选民亲自验证。Buterin 指出:
「『不做』将越来越不现实。」
科技终将进入公部门,问题在于要用什么架构迎接。开源工具能让地方社群自行调整流程、强化监督,并确保法院判决、公共监控等「共同知识」具备可观察与可质疑的条件。若公众无法信任流程,再完美的结果都无法维繫社会稳定。
Buterin 进一步提出「数码看门狗」概念:监视摄影机、反无人机系统乃至生物感测器都应开源,让研究机构与民间团体可依法检验。这与 Hacker Ethic 精神互相呼应。
Buterin 所谓的「retro-futurism」是把 1900 年代「可拆、可修、可改」的自由带进云端时代。他勾勒的蓝图包含:兼具硬体钱包安全与手机便利的个人装置、加密即时通讯、链上标準化金融资产、开源全球网路(如 Starlink)、装置内建开源 LLM 助理,以及形式化验证作业系统。
要落实这些愿景,需要零知识证明及全同态加密等密码技术,还要在硬体端建立可验证製程,例如 X-ray 扫描晶片与光学验证。Buterin 建议先针对不追求极致效能的应用,打造完全开放、安全导向的技术栈,因为真正需要高安全性的工作通常不依赖高速运算。
他最后提醒,闭源解决方案正迅速扩张,留给开源社群的时间有限。唯有加快投资并向大众沟通「更好的方法已经存在」,才可能避免被拖入封闭架构主导的未来。
Vitalik Buterin 的最新长文不只是技术备忘录,更是对公共利益的呼吁:开放与可验证不再是理想,而是维系自由、确保安全的必要条件。面对数码浪潮,人类还有选择,但决策必须即刻展开。
V神喊以太坊放弃Optimistic「钦定ZK为正统」,是远见还是扼杀生态的独裁?
V神:台湾、World ID的单一ZK身分有风险,须走向多元数位身份
V神评价北欧「无现金社会」崩盘:以太坊可作为数位备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