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互联网 时间: 2025-09-30 18:24:02
Tether联合创始人Reeve Collins的新项目STBL(一种稳定币)近期已在币安Alpha、Kraken和ByBit等主流交易所上市,这款稳定币试图颠覆链上金融通过区块链技术结算传统国债资产的现有模式。
CN:请介绍STBL及其差异化优势
RC:STBL的架构专为解决监管明确性、用户隐私和链上抗审查需求之间的张力而设计。储备数据实时链上公示,确保监管方与用户完全透明。合规性由持牌托管机构在托管层执行,但终端用户隐私得到保护。关键在于STBL运用零知识证明工具实现验证过程不泄露敏感信息。收益拆分是核心机制:当抵押资产存入时,系统会铸造两种代币——稳定支付代币USST和收益NFT代币YLD。受监管收益接口实施KYC和白名单机制以保证证券合规,而USST可作为数字现金自由流通。该模型在保持支付通道开放和自我托管的同时,尊重收益流的监管边界,完美融合透明性、隐私性与合规性。
CN:流动性来源是什么?
RC:传统金融中购买和持有国债需要经纪商、托管机构等中介。资产代币化改变了这一范式——如今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产品将这些步骤整合为可编程资产。STBL并非取代代币化机构,而是为其赋能。BlackRock、Franklin Templeton、Ondo和Centrifuge等公司提供RWA代币化基建,STBL则允许用户将这些RWA作为抵押品铸造USST和YLD,将被动资产转化为稳定支付代币与独立收益代币。这不是边际改进,而是创建了全新的数字货币层,在机构级抵押品基础上释放资本效率,构建真正可组合的DeFi基础。
CN:如何在链上执行?
RC:STBL采用三币系统(支付币USST、收益币YLD、治理币STBL)来协调生态激励。传统公司股权将股东利益与用户利益对立,而STBL消除了这种对立:约80%价值直接归属USST铸造者,20%用于协议运营(其中大部分通过STBL治理机制如回购销毁返还社区)。这消除了中心化运营者的租金榨取,使用户成为真正的所有者和决策者。这是典型的Web3模式:网络价值流向活跃参与者而非被动持股者。无论是交易者、铸造者还是治理者,每个参与方都能在协议结构中获得相应回报。
CN:能否量化稳定币内嵌实时收益的生产力提升?这种架构是否存在风险?
RC:传统金融中国债或货币基金收益按月/季度分配,导致复利延迟和资金闲置。代币化改变了这一现状——许多RWA发行方现已支持连续计息,抵押品上链即刻产生收益。这不仅提升资本效率,还能立即启动复利增长。
STBL在此基础上将收益与支付分离:USST是纯粹稳定的支付代币,YLD承载收益。这种分离既保留了底层资产实时计息的效率,又避免稳定币因每次转账附带收益而产生的复杂性和风险。更重要的是,这确保USST不构成证券定义——收益权被封装为受监管证券YLD,使支付代币保持稳定数字现金属性。
CN:当稳定币被递归用作DeFi抵押品时,STBL如何管理可组合性风险?哪些故障模式被低估?
RC:DeFi可组合性会放大威力与风险——协议间的依赖关系可能使单一冲击产生连锁反应。关键风险在于稳定币锚定机制:偏离1美元将摧毁所有上层应用。STBL通过全储备链上透明托管(以美国国债等超额抵押的市场中性资产为支撑)加固基础层,收益隔离在YLD中以保护锚定稳定性。抵押品持续再平衡确保即时赎回,且不存在不透明的链下银行依赖或单点故障风险。这从根本上降低了系统性风险——STBL为整个DeFi提供透明主权级锚定物,避免单一事件引发多协议崩溃。
CN:算法稳定币最常见的设计缺陷是什么?STBL如何从结构上避免可能引发业务多层面崩溃的反射性坍塌?
RC:以Terra为例的算法稳定币根本缺陷在于依赖市场信心而非真实抵押品。当信任崩塌,反射性反馈会导致锚定瓦解。STBL摒弃纯算法模型——其锚定明确由已验证的真实资产超额抵押,并通过强健的锚定逻辑管理。协议持有硬资产储备而非空头激励,因此即便市场情绪波动,链上始终存在真实价值支撑赎回,杜绝死亡螺旋的可能性。
CN:面对日益严重的链间碎片化和跨链桥风险,STBL如何保证强健的锚定与流动性?
RC:跨链桥是重大攻击面——自2021年以来已有数十亿美元因此损失。STBL采用原生发行模式应对:USST直接在每条支持链上铸造,但始终关联统一的抵押池。这既避免碎片化,又防范跨链桥漏洞。零知识证明增强完整性,中继节点需质押资产且作恶可罚没。链上抵押透明性才是信任基础,而非脆弱的跨链桥运营商。该方案本质上优于现有多链稳定币(其抵押品可能不透明或由企业控制)。
CN:链上透明性是否会导致MEV和机器人攻击稳定币流动性?STBL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RC:虽然链上透明对建立信任至关重要,但确实会暴露流动性池活动给MEV机器人。完全免疫不可能,但STBL通过隔离稳定币功能与收益累积(保持USST简单抗操纵)最小化风险。我们还通过减少可预测资金流、必要时采用批量拍卖/随机执行/动态费用等技术弱化机器人策略。协议风控重点确保MEV不会危及锚定或系统偿付能力,将部分套利视为开放基础设施的必然成本。
CN:如何看待稳定币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
RC:2022年Tornado Cash制裁事件已敲响警钟——当OFAC行动时,Circle立即冻结相关USDC地址,表明稳定币不仅受市场波动影响,也面临地缘冲击。
STBL的解决方案是将储备金配置于透明、高流动性的美国国债,并由多家托管机构分散持有。即使某托管方受阻,国债资产仍可赎回。治理机制可根据形势调整期限和托管方敞口,确保系统在政治压力下保持韧性。
宏观来看,稳定币已是地缘工具:高通胀国家将其作为储蓄汇款生命线;各国政府则开发CBDC以强化金融主权。稳定币与CBDC将日益成为制裁、反制裁及全球竞争的工具。
CN:在国家层面,稳定币会否成为央行标配?
RC:国家级的采用意味着超高吞吐量、实时结算及央行系统集成。这需要模块化架构:底层协议处理透明性与抵押规则,上层主权/企业层负责分发。储备必须包含主权级资产。
去中心化不必消失——治理与抵押监督可保持开放,而分发层适配各司法管辖区。最终形成"主权外壳+公共基础设施内核"的混合型稳定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