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互联网 时间: 2025-11-18 13:24:01
阿里巴巴国际站总裁张阔在11月14日接受CNBC采访时宣布了这项合作。该新型支付系统预计将于2025年12月正式上线。
新系统将采用"代币化存款"技术。这是在区块链网络上流通的法定货币数字形式,与加密货币或稳定币不同,代币化存款由真实银行存款背书。
"当美国或欧洲买家支付欧元时,资金无需辗转全球多家银行,而是通过代币化和区块链技术实现即时转移,"张阔向CNBC解释道。资金可"同步"流转至香港、新加坡并返回中国。
当前跨境支付往往需要数日完成,资金需经多家银行中转并经历多次货币兑换,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时间与成本。而代币化货币能通过区块链系统直接传输美元数字形式,绕开这些中间环节。
阿里巴巴将采用摩根大通名为JPMD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该系统专为大型企业客户间的代币化存款转移设计。摩根大通近期已将该技术部署在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网络Base上。
阿里巴巴B2B平台连接着全球数百万企业。该平台2023年总交易额约5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600亿美元,贸易量同比增长20%。
跨境支付一直是平台商家的主要痛点,国际汇款通常需等待2-3天。新代币化系统有望将时效缩短至分钟甚至秒级。
该技术旨在解决企业日常面临的现实问题。当美国公司通过阿里巴巴向中国供应商采购时,付款通常需经多家银行中转,每个环节都会产生费用和延迟。
摩根大通内部支付网络目前每日处理超过30亿美元的代币化支付(涵盖美元/欧元/英镑),但主要在其私有区块链网络运行。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标志着该技术首次在公链上开展大规模应用。
除代币化支付外,阿里巴巴拟推出名为"Agentic Pay"的AI智能合约系统。该功能能根据买卖双方历史对话自动生成交易合约。
当前许多商业协议仍在线下拟定后上传至平台。新AI工具将允许双方直接在Alibaba.com上确认自动生成的合约。
AI系统还将自动执行结算、纠纷处理和条件触发的资金释放,大幅减少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文书工作和流程延迟。
张阔向CNBC表示公司有"紧迫感"用AI重构全球贸易,认为"这将成为B2B电商的范式转变"。
阿里巴巴的方案巧妙规避了困扰其他中国科技公司的监管问题。为确保合规明确性,将采用银行发行的数字代币而非稳定币。
2023年,关联公司蚂蚁集团与竞争对手京东在央行表态后暂停了人民币稳定币计划。通过采用摩根大通的银行背书代币化存款,阿里巴巴避开了这些监管顾虑。
代币化存款与稳定币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计入受监管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稳定币通常由非银行机构发行并以国债等资产背书,这使得代币化存款更易获得金融监管机构认可。
张阔表示未来可能探索稳定币,但现阶段将优先确保银行数字代币的合规性。
若成功落地,该合作或将促使其他电商平台跟进类似支付系统。此次合作汇聚了两大领域领导者:阿里巴巴的全球贸易网络与摩根大通成熟的区块链技术。
包括B2C2、Coinbase和万事达在内的金融机构已测试摩根大通代币化存款系统。该技术已走出实验阶段,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
其他银行也在探索代币化存款,纽约梅隆银行、巴克莱银行和汇丰银行已启动类似项目。这一趋势表明传统银行正加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际业务。
分析师预计,若阿里巴巴试点成功,年结算量或将达数十亿美元规模,成为区块链技术在国际支付领域最大规模的实际应用之一。
基于摩根大通现有基础设施,阿里巴巴12月的上线计划虽具挑战性但切实可行。该行自2015年便持续开发区块链技术,已处理数十亿代币化支付。
此次合作标志着区块链从实验性项目向实用商业方案的转型。该技术并非重建金融体系,而是通过提升现有银行基础设施的效率来实现加速。